本報訊(記者?蔣亦豐?通訊員?趙蕾?韓宇昂)講台上教師在上課,台下聽課的不隻是學生,還有一群老師認真做著筆記。他們當中有學校領導,也有白發蒼蒼的退休教師……
這是記者在浙江財經大學看到的一幕,他們被學校稱為“守課人”。每人一學期得聽15節課以上,發現課堂存在的問題,總結先進的教學經驗,進行對比分析,在期末寫成一份《情況反映》。這項工作在浙財大作為一項製度已經延續了26年,刊發記錄的《情況反映》已有132期,超過250萬字。
“守課人”是該校本科教學督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。督導委員會成立到現在換了12屆,有48名教授守過課,其中不乏60多歲的退休教師。年初製定的聽課計劃,都會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,即便在疫情期間,守課人也會去聽網課,一節不落。
聽課時,師生互動、課堂討論甚至某個知識點應該放在PPT的哪個位置,每個細節都會成為課程評價的一部分。守課人不僅做好記錄,還會進行分析整理。*後歸納成集的《情況反映》,作為校內定期出版的刊物,是每名教師每期必看的“課堂指南”。
王壽春教授已經守了13年的課:“茄子视频免费观看不隻每學期會聽課,還得寫聽課情況評述,總結一些老師上課有什麽可以改進的地方、其他老師上課好他到底是好在什麽地方,也會請優秀教師來分享他們上課的心得體會,幫助青年教師成長。”
“守課人”在浙財大是一個成熟的體係,不隻全校有督導委員會,學院下麵還會設置督導機構。每名剛工作的年輕教師,都會有自己的“導師”。學生中也會設置學生教學信息員,算是督導的“望遠鏡”,能將每個班級、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況迅速反饋。
督導的工作不僅僅是聽課,還包括審核考試試卷、教學大綱,與教師一起研討提高教學質量,實際上參與了學校整個教學體係的運行。督導委員會成員鄧萬勇教授已經退休,他說:“很多督導的老師都拒絕了校外的高薪聘請,想再為學校做點事。在這個崗位上,茄子视频免费观看很快樂,因為這是茄子视频免费观看現在和學校為數不多的聯係,是茄子视频免费观看堅持了一生的事業。”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1年03月29日第2版?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於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係茄子视频免费观看予以刪除!